达沃斯—全球经济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许多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眼看着无法跟上节奏,出现了诸多大问题。高失业和岗位空缺并存。生产率的提高没有转化为工资的提高。对许多人来说,向上流动可望而不可及,虽然经济已经开始复苏。
幸运的是,变化正在发生。四大全球趋势正在改变工作形势,随着公司、工人和政府适应新的人口、科技和经济环境,这些趋势有助于解决矛盾、克服劳动力市场功能失调的情况。
第一个趋势是人口趋势。在世界大部分国家,社会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意味着劳动力富余的日子快要结束了。大约6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劳动力数量停滞或减少的国家。中国工作年龄人口在2010年见顶;到2050年,四分之一中国人将超过65岁(如今只有8%)。在德国,预计劳动力将在未来15年减少六百万人。
随着劳动力越来越稀缺,雇主和决策者被迫以不同思维看待人才招徕。日本四分之一人口超过65岁,首相安倍晋三花大力气引导更多女性和老年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结果,尽管日本按传统定义的工作年龄人口在过去十年减少了8%,但劳动力数量只下降了1%。
其他国家纷纷采取了其他填补劳动力空缺的战略。工作人员日益老化的航空公司率先采取弹性工作制、阶段退休制、“发挥余热”制和各种知识转移计划,培训下一代员工。在某一国无法招聘到所需人才的公司正在采用远程办公聘请其他地区的员工。企业正在尝试吸引劳动力大军中的少数群体,如女性、年轻人、少数民族、残疾人和移民。
与此同时,另一个趋势——个人选择的增加——给工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轻点鼠标就能找到数百万工作岗位,这让求职者可以货比三家;大部分“千禧一代”整个职业生涯中的跳槽次数将比前辈增加数倍。今天,人们的目标不是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而是保持“能干”(employable)——发展升职所需要的技能、经验和专业知识,不管雇主是谁。
结果,工资和机会日益由技能而不是年资决定。拥有紧俏才干者拥有更大的讨价还价能力,更能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要求更高的薪水。没有紧俏技能者则时刻担心自己的饭碗。
目前,这一选择的多样性让公司不再花如此多的资源用于培训员工,反正他们很快就可能跳槽加入竞争对手。但是,在人才短缺局面下,留住员工的需要可能让平衡倾向投入更多资源用于职业发展。提供学习机会的雇主将成为人才的目标。
改变劳动力市场的第三个趋势是迅速的技术变革。几乎没有哪个行业可以幸免于破坏。自动化借助人工智能进步的东风,将对就业岗位形成巨大冲击。在2010年美国存在的所有工作岗位中,高达47% 极有可能在未来二十年被计算机完全取代而消失。历史经验表明,新产业和机会将取代消失的旧产业和机会;尽管如此,转型过程将是十分痛苦的,并且可能延续几十年之久。
但也有乐观的理由。即使技术席卷各行业,它也正在促进新模式的崛起,这些新模式有助于解决劳动力市场的一些问题。普华永道估计,共享经济的五大主要部门——点对点(p2p)金融、在线员工、点对点住宿、拼车和音乐视频流——的收入将从今天的150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3,350亿美元。诚然,这一行业规模很小。尽管如此,它仍然释放出一股关注如何在节奏越来越快的世界中更好地匹配劳动力供求的创新潮流。
当今劳动力市场第四个显而易见的全球趋势是技术先进的公司纷纷迅速采取基于数据的人力资源方法。人才管理已经从一种艺术转变为一种科学,组织应用大数据和供应链技术招聘和留住员工。所谓的人力分析(people analytics,即行为和智商测试、数字表现记分卡和更好的信息系统)的兴盛让公司能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员工。找出公司内部最好的人才在哪里,或者在哪里可能出现缺口变得更加容易了。
公司正在使用这些数据进行对招徕人才问题的更具战略性的思考。比如,跟上技术变化的节奏十分困难,因此企业日益将信息技术管理外包给第三方专家。这反过来制造了新的效率,让网络安全提供商能够监测针对各种客户的袭击,并共享策略和解决方案。招聘是另一个公司日益采用外包来获得专业服务和增加效率的领域。
简言之,我是乐观派。我们发现我们正处在一个困难时期,但这个时期将制造出新机会。日益认识到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了永久性根本变化将刺激决策者、雇主和工人以所有人都能获益的方式解决新挑战。大变化永远不容易适应,但如果能够恰当地管理,它们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强更好。
乔纳斯·普莱辛是ManpowerGroup主席兼CEO。
责任编辑:陈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