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深度   
林毅夫:经济周期导致增速下滑
发布时间:2016-01-03 18:43:48    来源:搜狐财经    

在24日的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朗润·格政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自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下滑,是外部性、周期性因素造成的。

  他说,经济增速下滑是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2010年GDP同比增长10.3%,一直下滑到今年第三季度的6.9%,而且继续下滑的压力还挺大。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出现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

  如何解释经济增速下滑?林毅夫说,国内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经济的体制机制出现问题,增长方式出现问题,也有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时,中国政府采取4万亿的反周期干预经济的措施所造成。但更多的原因是外部性、周期性造成的。

  林毅夫说,对比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印度,他们也跟中国一样遭遇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境,一些高收入地区如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在同一个时期经济同样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更大。因此,不难证明下滑更多的是外部性、周期性的因素造成的。

  对这一判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姚洋表示认同。

  他补充说,一是经济运行本身的规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保持经济平稳运转几十年,每个国家都会存在经济周期。如果从上世纪90年代算起,中国的经济周期以六七年为一个周期,上升保持六七年,下降保持六七年。从1990年~1997年是经济的上升周期,随后1998年~2003年处于经济的通缩周期。然后又开始保持大概7年左右的高速增长,这一轮高速增长更快,现在中国正处于7年的向下周期。

  此外,中国还面临经济结构的转型。姚洋说,2014年中国人均7500美元,工业化已经从顶峰开始下落,经济处在转型期。以前经济增长非常依赖的制造业和连带产业现在开始转向服务业。工业化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因为价格因素,整个资源要向低生产率的部门转移,就显然会降低经济发展速度。

  姚洋认为,虽然与结构性原因叠加,但是周期性原因还是占主导地位。对经济形势的不同判断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如果是结构性问题,那就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如果是经济周期性所带来的减速,就需要采取反周期性的措施。

  在论坛上,林毅夫说,当外部性、周期性的增长速度下滑是主要原因的时候,要推动一些必要的结构性改革举措,也一定要有一定的稳增长、反周期的措施,否则会造成就业、金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宏观改革应该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结构性改革。

  作者:邵海鹏来源一财网)

责任编辑:陈君    


打印此页】【顶部】【关闭
 分享到:


热图   更多>>
日照竹洞天风景区
万平口海滨旅游风景区
五莲山风景区
刘家湾赶海园
港城视讯   更多>>
阅读热点   
日照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实行“田...
业绩惹眼的亚飞达突遭变局:董事长等4位...
巴黎圣母院重建“路线图”获批
新三板精选层最快8月初开板 这7家鲁企跃...
火星上可能曾有条流淌十万年的河
官场“地震”后,西安迎来“博士后”新...
“鸿鹄房产营销新模式中国行”广西站峰...
5G技术强大在哪里? 传播8K电视让成本下...
北京市海淀800套公租房专配特殊困难家庭...
中国财险首季信用险保费下滑 4月起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