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深圳的楼市会发现,与股市惊人的相似,讲故事的越来越多了,信心开始爆棚了。
无界新闻评论员 廖保平
深圳楼市可谓奇葩一朵。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5年北上广深的房价持续上涨,上海、北京、广州以18.2%、10.4%、9.2%的同比涨幅排在前几位,深圳则以47.5%的同比涨幅排在首位,大大出乎市场的意料。
深圳能够走出这样一波异于北上广三个一线城市的另类行情,在全国普遍低增长或负增长的情况下一枝独秀,领涨全国,实际上是得益于深圳在2014年底-2015年放开信贷,使得深圳在2015年的住房贷款突破6000亿元。
深圳楼市是典型的“高杠杆楼市”,购房者从各种渠道凑来的资金,包括信用卡套现、银行信用贷、小额贷甚至是抵押消费贷款等,有的以高达10倍的杠杆入市。
6000亿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深圳的住房贷款余额已经超过北京,而深圳无论经济总量、货币量、人口总数,都是远低于北京,即便剥离央企等机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仍不及北京的一半,放出6000亿元住房贷款差点吓死本宝宝。
这只能说明,深圳楼市是典型的“高杠杆楼市”,购房者从各种渠道凑来的资金,包括信用卡套现、银行信用贷、小额贷甚至是抵押消费贷款等,有的以高达10倍的杠杆入市。这样买房,不是为了能租个好价钱,目前深圳房屋租售比在2%-3%,靠租金回收投资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这样买房就跟加杠杆炒股一样,就是赌深圳的楼市继续疯狂上涨,然后转手卖给“接盘侠”,让自己大赚或暴富。
有趣的是,深圳楼市还出现了“买房票”、“养房票”的现象。据悉,
2015年初私下成交的“房票”价格是8000元,到年末已涨到3万-5万元,疯狂如斯,几近进入博傻状态。
根据链家监测数据,深圳楼市投资客比例已超过25%,而正常市场投资客的比例应介于10-15%之间。可见,深圳楼市已经充满投机成份,超出正常市场的投资客的涌入,已经喻示着这个市场已成泡沫。
为什么深圳楼市还要继续一路狂奔、绝尘而去?仅仅是涨价惯性?其实很好理解,当股市泡沫很大的时候,甚至要破裂的时候,一定是故事特别多,市场里专家在唱多的时候。因为此时若无故事吸引,无专家唱多,就没有人进场接盘,投资客脱不了手,资产会烂在自己手里。所以,当股市五千点时,他们就要说会涨到六千点,甚至一万点不在话下。
回看深圳的楼市会发现,与股市惊人的相似,讲故事的越来越多了,信心开始爆棚了。比如说北上广深的座次要重排了,深圳要吞并惠州成立直辖市了,房价折射深圳崛起和香港衰落。等等。
又比如深圳一直就存在的一些特质,经济增速高、高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发展势头猛、环境宜居等,现在被翻出来“特加说明”,就是为了证明深圳房价高歌猛进是合理的。
这个时候,也正是专家出场唱多的时候,经济学家金岩石近期放出“狂言”,未来五年内,以前海为中心的30平方公里,看不到每平方米30万元以上的天价就是深圳开发商的耻辱。
这些无非要告诉人们,“这次不一样”,“再不买就更买不起”,“再不买就后悔莫及”……。事实如此具有说服力,专家都已经这样说了,一定急坏了某些购房者,买得起的要买,买不起的创造条件也要买,加入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深圳地区狭窄少地,总的供应量少,而深圳人口流入较多,人群总体收入水平较高,供需不平衡,这是深圳房价持继上涨的根本动力。但是,像目前这样走出独立行情的疯涨,主要是靠高杠杆,高杠杆的市场特点是,涨的时候疯狂,脱离基本面,跌的时候也疯狂,还是偏离基本面,这个A股的殷鉴其实就在眼前。
在我看来,深圳楼市之所以走了所谓的“独立行情”,是因为目前资金面超宽松,股市惨淡,传统产业过剩,新兴产业发育乏力,加剧了资产配置荒,资金如狼一般到处“找食”。
当全国很多城市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房产市场已经不可能全国涨声一片,资金最适合集中发力。于是,特别适合讲故事和唱多的深圳,成为各路充满血腥味的资金炒作的佳地,加上高杠杆炒他一轮,就看谁是最后的杯具。
没有人知道深圳楼市流动性什么时候降下来,没有人知道泡沫什么时候破裂,参与者都相信自己不是最后一棒。只是,如此炒作透支深圳的房价,让低收入者深受其害。
责任编辑:陈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