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孙罗南济南报道
通用电气(GE)拥有百年历史的家电业务,最终将被青岛海尔(600690)收入囊中。
探索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海尔,显然仍在继续国际化扩张的思路。由海尔控股 41%的青岛海尔将整合 GE的家电业务。海尔 15日还与 GE在美国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在全球范围共同在工业互联网、医疗、先进制造领域提升双方企业的竞争力。
互联网是海尔和 GE的重要合作契合点,后者早在 2012年就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 17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收购可以让海尔迅速打开美国的中高端家电市场。此外,对海尔的互联网转型也会有所帮助。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正带领海尔步入转型期,与此同时对 GE家电业务进行整合,对海尔而言,既蕴含着发展机遇也意味着更多挑战。
海尔的整合之路能否一帆风顺,外界也存在担忧。此前联想收购IBM的 PC业务后,就在整合过程中一度遭遇瓶颈。在梁振鹏看来,整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磨合期。不过,有利条件是,海尔之前一定程度上积累了对发达国家品牌的收购经验。
“估值并不偏高”
15日晚间,青岛海尔发布重大资产购买预案,宣布公司于美国东部时间 14日与 GE签署了《股权与资产购买协议》。根据协议,公司拟向 GE购买其家电业务相关资产,交易金额为 54亿美元。
根据公告,此次交易总对价将以现金方式支付。交易将通过自有资金和并购贷款的方式来完成,初步估计并购贷款的金额约为交易对价的 60%。
此次交易标的资产截至 2015年 9月 30日的账面净资产为 18.92亿美元(未经审计),估值结果约为54亿美元。经交易双方协商,标的资产交易作价 54亿美元,增值率185.41%。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 2015年 9月末,此次交易标的的资产总额为35.35亿美元,所有者权益 18.92亿美元;其 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 1-9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7.83亿美元、59.08亿美元和 46.58亿美元,息税前利润分别为 1.76亿美元、2.00亿美元和 2.23亿美元。
海尔花费如此巨资收购,显然对 GE家电业务志在必得。对于 54亿美元的交易价格,梁振鹏认为,这个市场估值在正常的合理范围。
梁振鹏分析说,第一,收购价格是随行就市的,此次收购不止海尔一个竞购方,参与的并购方多,自然价格就被抬升;第二,从现在公布的GE家电业务的利润状况来看,收购价格没有超过 GE家电部门税前利润的 10倍,从资本市场来看,这个估值并不偏高。
根据公告,扣除某些特定预期收益,此次交易价格相当于 GE家电业务 2015年预期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 8.2倍,该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水平较两年前上升了近 50%。
前车之鉴
这并不是海尔首次对 GE家电业务表现出兴趣。早在 2008年就有传言说海尔要收购 GE家电业务,但 GE叫价太高。此后海尔收购了日本三洋白电业务和新西兰斐雪派克,收购价分别为 100亿日元和7亿美元。
海尔的国际化进程在中国家电行业中一直走在前列。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加速国际化布局。不过,在跨国并购中,不少中国企业都遇到过整合难题。
不得不提的是联想并购 IBM的 PC业务。联想 2004年以 12.5亿美元收购 IBM旗下亏损的 PC业务,当时的收购令联想在此后 5年的发展中背负了较大压力,也令其一度遭遇“水土不服”。2009年 5月,联想发布上一财年数据,亏损 2.26亿美元。
彼时是联想史上最艰难的一个财季,而并购 IBM的 PC业务之后战略上出现的问题,是导致其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整合过程中,联想遇到一系列包括文化冲突在内的难题。此后,老帅柳传志再度出山,与杨元庆共同执掌联想,才使公司最终步入正轨。
梁振鹏说,在整合的过程中,磨合肯定会存在,包括企业文化、员工文化背景、管理制度流程、组织架构等,两家企业都是不一样的。
而两家企业能否实现文化的融合则至关重要。柳传志曾表示,当年联想收购 IBM的 PC业务时主要考虑了三方面的风险,即品牌、员工流失和文化冲突。这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文化磨合的风险。
在分析人士看来,联想整合IBM的 PC业务的过程,也为海尔提供了宝贵经验。梁振鹏认为,海尔之前收购新西兰斐雪派克、日本三洋白电资产,积累了对发达国家品牌的收购经验。此外,海尔对美国市场比较熟悉,而且已运作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此次强调,GE家电总部仍将保留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并继续独立运营,由现有高级管理团队引领企业的战略方向和业务经营。海尔承诺将继续投资在美国的业务以推动其增长,同时不会因此交易带来任何设施关闭或岗位流失。
有助于互联网转型
在互联网浪潮下,海尔近年来一直在加快其转型步伐,以适应个性化市场需求。海尔强调说,GE看重的就是海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转型,互联网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契合点。
GE曾在 2012年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在 GE看来,工业互联网内涵应包括互联网、智慧机器、大数据、移动性及与人之间的互动。这个将产业设备与互联网融合的概念,可大幅提高产业效率。
与 GE的合作,“对海尔的互联网转型肯定会有所帮助。”梁振鹏说。
随着 GE不断向能源等领域发展,其一直在寻求剥离家电业务。最终在 2014年 9月,GE以 33亿美元的高价将家电业务出售给伊莱克斯,并预计到 2015年完成各种交易手续。但这项交易在 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被美国司法部喊停,认为收购可能损害家电行业的竞争。
GE随后不得不重启销售家电业务的计划。此前有消息称,参与竞购的买家包括三星、LG、海尔和美的。
资料显示,GE家电在美国 5个州拥有 9家工厂,并拥有世界一流的物流和分销能力,以及美国市场强大的零售网络关系。 2014年,企业收入达到 59亿美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约 4亿美元。该公司拥有约 1.2万名员工,其中 96%在美国。
在梁振鹏看来,对于海尔来说,之前一直没有打开美国中高端家电市场,难以形成品牌溢价。收购美国当地的 GE品牌,可以让海尔迅速改变这一局面。
海尔旗下有两大上市公司———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前者 2015年6月整合了海尔的海外业务,以拓展全球业务。在其控股下,GE家电将继续使用 GE旗下的品牌组合向市场销售产品,初始使用期限为 40年(包括两个为期 10年的延长使用期)。
海尔方面称,此次交易仍有待向中国监管部门备案和在有关国家进行反垄断申报审批。此外,交易仍须经青岛海尔股东大会 2/3出席股东投票通过。双方预期,交易将在2016年第二季度完成。
责任编辑:张依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