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从6日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山东将进一步规范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体温监测。
对于人口聚集的室内场所,比如大型商场(超市)、交通场站、学校、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要结合人流量动态变化、测温设备对温度、环境需求等实际,确定体温监测的地点或路线并合理实施。
科学选用设备,应该根据人流量、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测温仪器。比如人流量大、人员密集的场所要推广使用灵敏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的智能化体温监测设备,避免测温场所出现人员排队等候和聚集现象,既扩大体温监测覆盖面,又提高通行效率。
对监测发现的体温异常人员,要做好登记,立即报告并采取临时隔离措施,必要时安排其到医疗机构排查诊断。坚持测温和健康码核验并重,在开展测温的同时,还要严格落实“健康码”核验制度,限制中、高风险的人员流动。
随着夏季来临,有的居民对“发烧”不敏感,有时候会出现体表温度略有升高的现象,提醒公众关注自己的体温,特别是到境外和高、中风险地区旅行,或接触过这些地区的人员,提倡进行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实现从“国门”到“家门”的无缝对接与全链条管理。加强重点地区来鲁人员服务管理,严格排查登记和健康检测,做好关爱帮扶,严防疫情输入。加强无症状感染者和出院患者健康管理,实行住院治疗和出院管理全闭环。加强居民个人防护,尽量避免走亲访友、聚餐聚会,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密闭空间、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要科学佩戴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做好消毒防护,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加强核酸检测服务,对12类人员实行应检尽检;对重点行业按规定适时抽检;做到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提倡普通居民愿检尽检。
责任编辑: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