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9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8%以上,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经费投入和成本分担机制更加完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为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人才基础。
《意见》提出了九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其中——
关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意见》提出,严格控制超大规模普通高中学校,新建普通高中规模不得超过60个班。2018年全面消除50人以上普通高中大班额。到2020年,所有普通高中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关于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意见》提出,严格落实省定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并逐步提高。建立普通高中学费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收费标准。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学费政策,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提出,各市、县(市、区)要按照编制标准配足配齐教师,教学辅助人员通过内部挖潜等途径解决,后勤服务逐步实行社会化,腾出更多编制用于专任教师岗位。
加大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力度,实现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交流制度化,推进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支持普通高中聘用专业人士开设特色课程,所需费用由学校统筹解决,有条件的可纳入财政预算。 严格教师准入,提高入职标准,新进教师以硕士层次为主。开展教师全员培训,鼓励在职教师接受研究生教育。
支持高中阶段学校引进高层次、短缺专业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面试、试讲、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
开展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试点,科学确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允许在绩效工资内设班主任津贴等项目。
关于深化育人模式改革,《意见》提出,启动实施特色高中建设计划,建立省市两级特色高中遴选认定机制,经评估认定的特色高中可根据办学需要,适当上浮学费标准。
实施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联合育人计划,支持本科高校与高中阶段学校联合开发课程、共建共享教育资源;支持高职高专学校与普通高中探索“2+1”人才培养模式,普通高中学生完成高中二年课程学习后,可在第三学年选修职业技术类课程。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意见》提出,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改革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方式,推动建立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机制。
取消国家明确规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项目。
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分配办法,招生名额适当向区域内农村学校倾斜。加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
关于推进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改革,《意见》提出,依法保障民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待遇,落实民办高中阶段学校教师社会保险政策,落实非营利性民办高中阶段学校教师养老保险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试点政策。
关于实施信息化提升工程,《意见》提出,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责任编辑: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