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山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经济运行呈现提质增效、稳中向好态势。
新兴动能加速成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进制造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1-10月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3%和10.4%,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3和3.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光伏电池、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2.5%、55.6%、102.4%和310.5%。传统行业高端化加快推进,专用化学品制造业增长8.7%,有色金属合金制造业增长54.8%。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13.3亿元,增长41.3%,增速比限额以上单位高33.3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高1.6个百分点;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14.5亿元,增长7.4倍,其中出口9.7亿元,增长4.6倍。
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强化环保、质量、安全等倒逼约束,着力化解“两高两低”产能,促进产业发展由“多产低效”模式向“优产高效”模式转变。实体经济效益持续改善,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与1-9月持平,其中大中型、国有控股工业分别增长8.1%和9.1%。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2.7%,自年初以来保持两位数增速。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增长21.6%,同比提高21.7个百分点。财税结构优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86.2亿元,同口径增长8.3%,其中税收收入3859.8亿元,占比为73.0%,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去降补再创新成绩。去产能力度持续加大,规模以上高耗能行业生产继续放缓,1-10月实现增加值增长4.8%,比前三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去库存效应持续显现,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3.0%,待售面积下降19.6%。去杠杆工作持续推进,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2%,较年初下降0.5个百分点。降成本成效持续释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首次出现降低,降至87.92元,同比下降0.03元,比1-8月减少0.24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5.68元,同比减少0.19元。补短板效果持续强化,1-10月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348.3亿元,增长34.3%,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