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 戴岳 济南报道
作为山东经济的风向标,省内百强企业的表现颇具标杆意义。
28日,由山东省企业联合会、山东省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17山东企业100强榜单正式出炉。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与2016年榜单相比,此次百强企业“赚钱”能力明显增强,净利润总额高达2340亿元,同比增幅近5成,凸显山东经济的活力和动力。
另外,榜单中出现的中融新大集团有限公司、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新面孔,不少来自金融、交通等服务产业,展现出了山东去年以来经济转型、从“二三一”到“三二一”产业步调转换的成果。
更值得关注的是,民营经济在此次榜单中表现亮眼,中融新大等新进民企,刚一现身即强势进入20强。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经济导报特约评论员刘冰表示,正是山东近期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给民营经济带来活力,使其竞争力明显提高。
新动能全面发力
综观2017年山东企业百强榜单,入榜企业大幅提升的盈利能力,吸引了各界诸多目光。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此次百强企业共实现净利润总额达到2340亿元,比上年大幅增长766亿元,增幅达到48.67%。其中,73.12%的企业净利润保持增长,14%的企业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从行业情况看,山东优势产业——制造业,出现了“新生”。由百强榜细分出来的制造业50强,共创造净利润1705.04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78.41%。究其原因,供给侧改革推进等政策引导,新旧动能转换等企业主动求变,功效不小。
如本次两家能源企业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946.41亿元、1397.89亿元,相较去年上榜时增加了366.73亿元和385.54亿元。原因既有供给侧改革下,主营产品行情回暖,也有企业自身的产业调整及升级。如山东能源集团去年就主动“去产能”,退出26对矿井、产能1038万吨,分别超计划6对、150万吨,使得其可以轻装上阵,立足能源、金融、服务“三大产业”,发展煤电化、医地养、产融投“三大一体化产业”。
再如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营收额较去年上榜时增加了200.35亿元,动力正是来自于公司近年来在产业并购、多元化运营、技术创新上所做出的努力。
还有海尔集团公司,其通过智能、大数据等先进科技手段为用户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家电产品,营收较去年上榜时增加了超百亿元。
第三产业亮点频现
当然,说到山东经济的增长,第三产业的崛起也从本届百强榜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经济导报记者统计发现,此次上榜企业中,金融保险投资、交通物流等服务行业上榜数量出现明显提升。如此次新上榜的中融新大,就是一家以金融投资为主体,物流清洁能源、矿产资源为两翼,产融结合的企业。公司以651.17亿元的营收,刚一上榜就位列第20位,显示出新兴产业的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这家企业原先是从煤炭能源领域起家,近年来才开始向新兴产业转型。公司也登上了2017全国企业500强榜单,并以469.53亿元的净利润成为上榜鲁企中赚钱能力最强的企业。
另外,齐鲁交通也为新面孔,榜单排名98位,营收151.81亿元。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公司组建后,除了立足本业发展,也有意向金融领域发力。公司已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摘得莱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6亿股股权,并与浦发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涉及额度或达百亿元。
目前,公司一方面大力推进光伏等产业与高速公路的融合,一方面积极推动移动支付技术在高速公路应用,欲借新兴产业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等山东新兴产业的领军企业也表现较佳。其中浪潮集团营收较去年上榜时增加了70余亿元,公司及其余7家上榜企业也被评为2017山东百强最具创新型企业。
民企表现强势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除了营收能力增强、新兴产业崛起外,山东民营企业在此次榜单中也可谓全线发力。
如百强企业前三名中,就有两家企业为民企,分别是以3731.83亿元位居第一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以1979.57亿元位居第三的信发集团有限公司;而新上榜的鸿富泰精密电子,刚一露面即位列第7位,上榜营收高达1250.10亿元。
刘冰认为,山东近年来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推动民营经济活力不断提升;而山东整体经济稳定性强,也给了民企更多进行产品优化、技术升级空间,使得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企业借助行业回暖主动出击,及时进行产业升级、产能调整所致。如受益于化工、能源行业景气度的提升,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较去年上榜时增加营收超50亿元。
而从人均营收看,相关行业民企也多位居前列,如青岛世纪瑞丰集团有限公司虽在榜单上仅位居95位,但其人均营收高达1.51亿元;另外还有东营方圆有色金属等人均营收也超过2000万元,凸显民企的活力。
责任编辑: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