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 王伟 济南报道
将周边余热引入城区,以缓解市区煤炭削减压力,济南“外热入济”继从华电章丘发电有限公司成功引热之后,又有新进展。
26日,经济导报记者从济南市“外热入济”工程推进会及相关部门了解到,济南市将于5月5日前完成长距离供热公司的组建,实施“外热入济”项目,今年供暖季前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济南西城居民有望于今冬用上由信发集团茌平信源电厂及郝集电厂输送的2000万平方米热源。
年内供热
据悉,按照济南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的方案,组建的长距离供热公司由济南能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出资30%、济南热电有限公司出资28%、信发集团出资28%、山东至盟出资9%、琦泉热电出资5%。
“由济南能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牵头负责公司组建工作,确保五月初前人员、资金到位,开展相关工作,推进施工、设备招标,做好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全力以赴完成年内供热目标。”市外热办( 外热办宜解释一下)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按照济南西部热网规划实施方案,工程已经完成招投标,计划将余(废)热力管道从该电厂引出,途经德州齐河县、济南长清区,终点到达济南市中区陡沟街道办事处郑庄村,并在终点处建设中继泵站,接入市政管网,承担起济南西部地区的供热需求。其中,聊城市线路长22公里,德州市线路长27公里。
由于途径聊城、德州、济南三市,上述市外热办负责人透露,项目在申报审批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济南市都需要德州、聊城两市的支持与配合。“特别是德州市齐河县境内胡官屯镇,要求对线路方案进行调整,为此线路将增加近3公里,投资增加近2亿元。”该人士称。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此前济南市政府办公厅于今年1月印发的《2017年度市级重点项目安排》中公布了今年240个市级重点项目,其中提到,信发集团茌平信源电厂及郝集电厂余(废)热入济长距离输送供热管网工程,建设内容为“新建由信源电厂、郝集电厂长输管网出口至济南市西部长输热网管线63千米、3座中继泵站及穿黄隧道等配套设施。”此前有分析称,长输供热管网与济南西部的对接将通过“穿黄”隧道实现。
对上述负责人提到的线路方案的调整是否会改变原来的“穿黄”方式,尚不得而知。
考虑到长输管网建设要跨越三市,后期运营中市场的诸多不可预见因素,都会对“外热入济”项目的安全可靠运营产生影响。为保证末端居民受热价格在政府的主导下相对稳定,市外热办建议政府同步研究出台支持、稳定“外热入济”项目的财政政策。
此外,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茌平“外热入济”项目总投资47.9114亿元,2017年投资15亿元,2019年3月竣工。
章丘项目小试牛刀
其实,“外热入济”济南市已在华电章丘项目上小试牛刀。
“热源自章丘发电有限公司引出后,经S102省道、机场路、世纪大道一直绵延至这里。”26日,站在济南市工业南路上,济南热力有限公司长输管网项目部主任姜大伟向东指去,他对经济导报记者透露,作为济南市“外热入济”的首个项目,目前,这条全长38.3公里的管线已经运行了1年多,满足了工业南路沿线以及东部城区居民1003万平方米的冬季供热需求。
“远距离输热,最需要解决的热损耗的问题。”山东省环科院大气所主任杨新飞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说。
对此,姜大伟表示在建设时就通过预制保温管道,采取无补偿直埋技术等,将热损耗降低到了最小,并在济南市唐冶热源厂处加设一处中继泵站,用于补给压力和巡检使用。
“总体来看,90多度的热水从章丘电厂引出后,经过全长38.3公里的管线到达末端的温度大约降低1-2度左右。”姜大伟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章丘电厂引热入济项目经济性如何?姜大伟称,如果不考虑前期管线建设的一次性投入,单就从章丘电厂购买余热的成本来看,相比较自己烧锅炉发电成本还是更便宜。
据悉,章丘余热引入城区项目仍在扩建中。
“至今章丘电厂仍有余热未被完全利用。我们将在济南市工业北路上新增一条管线,还将在济钢片区加设一处中继泵站。”济南市热力有限公司总工办副主任王志鹏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年减煤炭消费335万吨
除了从聊城茌平信发集团“借暖”,满足济南西部城区供暖需求外,济南“外热入济”蓝图还规划了另外一条“借暖”线——将邹平魏桥集团的余热引入济南。
“这条线主要是为供给济南东部城区。”姜大伟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据了解,此次由信发集团引入热源的“外热入济”项目是济南市政府重点规划的公益项目,可以满足未来2020年到2030年市区新增供暖1亿多平方米的需求。一期工程提供20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至2020年提供80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通过调峰满足1亿平方米供热需求。
济南为何要“借暖”?
数据显示,目前济南市城区集中供热面积约为1.12亿平方米,但还有3800万平方米面积未加入集中供暖。根据预测,到2020年,济南供热需求将达到2亿平方米;到2030年,将达到3亿平方米,未来济南市城区的热需求缺口将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是,按照山东省政府要求,2017年济南煤炭消费量要比2012年减少130万吨。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治理压力下,将外地电厂工业余(废)热引入市区的理念应运而生。据初步测算,“外热入济”成功实施后,每年可实现减少煤炭消费33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2万吨、烟尘排放约0.8万吨。
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海波表示,“外热入济”项目是治污、减排的民心工程,对改善济南大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