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戚晨济南报道
“平台将整合 30场体育赛事、30个体育场馆和 20支体育运动队的资源进行打包,并对 2016年泰山登山节 30周年等精品赛事开展项目开发试点。”24日,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省级主管部门推出的体育产业资源整合平台,山东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亮相 2016“互联网 +体育”商业模式年度大会。主席台上,山东体育产业中心主任刘益民的发言,吸引着在场的 300多家企业、创投机构、政府、媒体和体育创业者的代表。“与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城市的体育产业资源要想吸引到有实力的投资者和体育产业项目的青睐,就需要将分散的资源整合利用和开发。体育产业如何做好,不仅需要创新的思维,更需要利用手中的资源多做文章。”刘益民说。
优劣资源打包
山东各地市体育产业资源广、存量多,但一段时间以来,如何盘活成了核心问题。
在聊城市体育局副局长赵万里的办公桌上,放着几十本厚厚的招商手册,每当有赞助商或者体育行业投资商造访聊城,赵万里都会拿着手册给对方讲解聊城的体育资源。在他看来,赞助商和投资商需要的是对山东体育产业的宏观把握,并不是单纯地从单一角度切入,而是要在参与中进一步深入产业,步步紧跟,形成双赢。
与赵万里有同样感触的,还有济南博翔体育俱乐部总经理傅国翔:“我们在全民健身,尤其是小学生足球教育的推广方面,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如果能有一个平台可以集中展示我们的体育资源,会省去很多的麻烦。”“都说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如何显现出它的优越性,如何真正实现跳跃式的发展,需要政府来出面,为社会资源提供一个公平的交易平台。山东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作为全国首家省级体育产业管理部门与省产权交易中心共同搭建的平台,就是我省体育产业资源流转的重要平台。”刘益民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
他透露,在平台打造前,已经面向各市体育局和各级协会、体育企业、体育俱乐部等资源拥有单位广泛征集优质的体育资源,将分期、分批“上架”交易。>>下转 D2版
全国首创资源交易平台引入“互联网 +”模式体系
责任编辑:张依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