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博客   
[微博]贾康:供给侧改革与科技创新的三层认识
发布时间:2016-01-02 21:42:54    来源:山东财经网|日照财经    
说明:本文为贾康先生在12月21日“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的录音整理稿。
  贾康:谢谢主持人。尊敬的李金华副主席、李毅中副主任,尊敬的在座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企业界朋友、媒体朋友,大家好!我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研讨,作为研究者,也高度关注我们今天研讨的主题,那就是科技成果转化怎么样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想借此机会谈自己三个方面的探讨和认识。
  第一层面,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全局和战略性意义。这种意义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从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样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上面,感受到它对于支撑整个现代化进程,是非同小可的、必须抓住的重要的创新因素。对此,学术上也有讨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当怎么理解?我们过去说“生产力”有三要素,即有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技”是给它又加了一个要素呢?还是另外一种什么关系?应该认为,不是“加法”的关系,而是“乘法”的关系。生产力三要素如果能够伴随科技创新这个乘数,那么生产力的发展就有可能支撑我们由“追赶”到“赶超”的超常规现代化进程。现在,这个精神我认为又对接到主持人、发言人都已专门强调的,最高决策层习总书记明确表述的,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这个“供给侧”,做一个简要分析,它在结构方面是天然具有和需求侧不同特征的。人们的需求总是存在的,经济学上所说的,是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收入提高而形成的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即所谓有效需求。这个“需求”,是可通约的单一指标的量值,政府的“需求管理”主要是总量调控。而现在供给侧的改革和管理,更多强调的是结构上怎么优化,而且要处理好这个结构优化机制怎样对应我们在资源配置中总体上起决定作用的市场机制。供给侧的指标会有千差万别,不可通约,供给管理要比需求管理复杂得多。
  如果接着分析一下,这个结构特征在供给侧至少涉及五大要素:第一是劳动力,第二是土地和土地所代表的自然资源,第三是资本,第四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科技创新,第五是我们所必须考虑的制度创新、制度供给。这五大要素在我们经济起飞的前面三十多年都在发挥作用,但是与其他经济体类似,前面三个要素的作用更容易发挥出来。一开始,我们低廉的劳动力支撑着比较优势,现在发展到了“世界工厂”;我们过去土地和自然资源都是低价甚至是无价的,一旦与市场对接,低价变高价、无价变有价,所引起的资源配置和利益驱动,就形成了有声有色的发展局面。但是,在现在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间,我们已经意识到,劳动力低廉这样的相对优势正在离我们远去,人口红利正在迅速消失。我们的土地、自然资源等经历粗放的开发之后现在已经形成一系列的矛盾,我们现在要继续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征地、拆迁、补偿带来的成本已经非常高,原先的支撑力在滑坡。从第三个要素资本来看,我们在资本严重不足时引进外资同时带来了技术和管理,但是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带动了我们自己本土上的原始资本积累以及民间资本的雄厚壮大,大家却感受到了常规投资的所谓边际效益递减,这个支撑力也在下滑。前三大要素支撑力在不断下滑的同时,我们要认识、适应“新常态”,而且要引领“新常态”,特别关键地要更多地依靠后面两大要素,即学术上所说的全要素生产率来发力。这后面两大要素里面非常关键的科技创新,当然也需要得到制度供给、以改革打开其空间——我们现在要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三个层次创新的互动,进一步地打造我们新阶段上的新动力,对冲下行压力,对接“升级版”的“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较高增长质量,并形成长远发展后劲,去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国梦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在这里面,为了紧紧地抓住我们最需要得到的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支撑因素,就必须在“四个全面”的框架之下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我认为这样的全局和战略意义,正是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主题高度吻合,就是要在供给侧这方面,领会中央的新精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在创新驱动之下把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最终落到“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共享发展形成一个体系,来进一步地解决十三五期间、全面小康决胜阶段的发展任务,以及对接到以后的伟大民族复兴。
  第二层面,我想谈的看法是,科技成果及其转化重要性的后面,需要考虑的就是我们探讨多年的“政、产、学、研”怎么样密切协同,要把普遍激励和重点攻关结合,来实施高水平的、理性的供给管理。这个供给管理要和市场能够有效地对接,市场机制、政策金融、财税支撑等等都要放在这样一个体系里面来形成系统工程式的、优化的组合。现在说到“供给侧”改革,有些讨论者想得比较窄,以为就是把美国的供给学派里面以减税为主要内容的措施来借鉴——这方面的借鉴显然是必要的,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供给侧改革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式的体系,而这里面有关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政、产、学、研”互动、结合已讨论了多年。如果不同方面更好地协同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我们从一个观察点来看,有必要考虑政府怎么样把自己可用的资金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信贷式放大这样一套连接来发挥政策性融资的乘数效应、放大效应。
  我们注意到,在中国的实践中,一些地方已经较有丰富的经验。几年前,我们在调研中接触到浙江的一些做法——浙江的地方政府层面注意到每年财政支持科技创新都有要求、都必须花这个钱,但是花出去是“撒胡椒面”式的,绩效很难追踪,实际效果亟待提升。那么,有些地方就明确提出,能不能够把资金使用的这种“消耗型”变成“循环型”?他们的实践是把财政资金拿出来以后,以股权的方式与民间股本一起组建支持科技企业特别是小型科技企业的产业基金,这个基金是把财政资金和社会上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风险共担的产权结构,实际上就是混合所有制的结构。比如,杭州西湖区的财政拿出2000万以后,进入科技小型企业发展的基金,以股权形式存在,但不要求分红,这是政策导向,实际上带有一种特定的比照“金股”的性质,它符合市场经济的已有经验,又有所发展创新。政府这种政策性资金导向实际上降低了民间企业感受到的投资决策“门槛”,风险因素实际上得到了对冲,于是就更积极地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股权清晰的混合所有制主体,当地的一个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除自己入股外,还进一步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拉到了硅谷银行这样的外资一起来入股。风险共担之后,是支持对象规范的遴选制度,不是像过去那样要在“桌面底下”处理关系,而是投资各方加上科技局、再加上必要的专家,一起以阳光化的程序在应该考虑支持的对象群里从高选择支持对象。这里面的投资决策也允许失败,但是即使失败了,这个治理过程无懈可击,公信力保证了它可以持续。政策性融资和产业基金的结合,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开端。诸如此类的经验应该抓住不放发展完善,这里面的财税支持就可以更多、更丰富地施加上去。政府财政资金由消耗型变成了循环型,股本是可以一年一年在这里面起作用的,另外一些政策支持都可以往上配套,政策性资金在这方面和商业性金融对接,大有可为。这样的“政、产、学、研”方方面面的相对优势合在一起,我认为也属于一个广义的、现在大家所推崇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概念。
  第三层面,我想借此机会谈一下,应当尊重科研规律,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改革,因为我感觉这也是问题导向、有感而发。我们这些年在相关的体制和管理制度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努力,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可以观察到,在专利数、论文数等等上升的同时,我们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国际上的综合评价中,可以印证这种现象。“钱学森之问”所说的带头人才的培养,仍然困扰着我们。应该讲,我们现在最宝贵的科技创新人才、人力资本,需要得到更好的、能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的创新发展环境,那么就需要紧密结合问题导向的科技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最近一段时间,我注意到,在科研经费使用方面出现了一种不良倾向,就是越来越多地来堆砌各种清规戒律。最新的一套规定,就是做科研的事业单位和高校,包括教授、研究员,使用科研经费不能坐火车的一等座,等等。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这是尊重科研规律吗?且不说五、六十岁的教授、研究员不让坐一等座于伦理上讲不通,试想在很紧张出差的情况下,如果买不到二等座,就只有等着么?时间消耗和住宿成本加在一起是不是得不偿失?我觉得这是从一个具体规定可以看出一种不良倾向的案例。我们现在听到、看到的,高校和科研所研究人员把大量时间处理怎么填各种表、怎么去通过报销,成为耗费极大精力的科研创新的“噩梦”!居然出现接近年底的时候,高校财务处的走廊里,老师让他们的研究生去彻夜排队解决报销问题。这些事情应当以小见大:科研人员的时间、聪明才智及其内在激励就是中国科技创新最宝贵的资源,一定要优化这些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有关部门应当深入进行调研,考虑我们相关的体制、机制怎样激发人力资本、科研人员内在的聪明才智,来做进一步的改进优化。有关部门应该悉心听取科研一线人员的真实情况和诉求,争取更好地按照科研规律办事,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改革中真正建立既有充分激励,又有合理考核和财务纪律约束的科技创新制度与规则。
  这些看法汇报出来,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陈子墨    


打印此页】【顶部】【关闭
 分享到:


热图   更多>>
日照竹洞天风景区
万平口海滨旅游风景区
五莲山风景区
刘家湾赶海园
港城视讯   更多>>
阅读热点   
日照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实行“田...
业绩惹眼的亚飞达突遭变局:董事长等4位...
巴黎圣母院重建“路线图”获批
新三板精选层最快8月初开板 这7家鲁企跃...
火星上可能曾有条流淌十万年的河
官场“地震”后,西安迎来“博士后”新...
“鸿鹄房产营销新模式中国行”广西站峰...
5G技术强大在哪里? 传播8K电视让成本下...
北京市海淀800套公租房专配特殊困难家庭...
中国财险首季信用险保费下滑 4月起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