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极一时的P2P(Peer to Peer)网贷不仅因低门槛、高收益出了名,“跑路”也提高了这一行业的“知名度”,而跑路潮产生的原因除了部分平台的经营不善外,一大部分平台都是恶意而为的诈骗平台。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假难分”,P2P网贷平台星火燎原式的蔓延引发了各行业大佬的青睐,更引来了“诈骗集团”的瞩目。在网上商城买一张“皮”,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一家P2P平台就搭建起来,通过PS图片、虚假标的、虚高收益吸引一票投资者投资,短短几天卷钱走人,当投资者回过神来,公司地址假的、网站图片扒来的、钱去哪了不知道、客服电话早已无人接听。这些平台是如何蒙骗过了投资者的眼睛?
P2P虚假包装设陷阱
几乎每一位P2P行业从业者都知道,他们将成为“3·15”打假风暴的核心,过去一段时间“跑路”如影随形,最悲催的莫过于平台凭空消失。
不少人还清晰地记得,去年6月4日,P2P行业“跑路风”刮到北京,网金宝成为北京第一家跑路的P2P平台。现如今网金宝的网站早已无处可寻,剩下的只是跑路报道和被骗投资者无奈的控诉。“网金宝”的截屏网页曾显示,累计成交金额超过2.6亿元。
“网金宝造假很大胆”,一位从业人员直言。该平台声称自己与央行合作,其页面写着“央行监管风控典范——首家互联网投资试行单位;资金安全、业内第一、银行同级”等。同时,所有投资用户的资金均会由中国人民银行北京支行全权监管,而央行北京分行是监管部门,不是资金监管机构。
更严重的是,其隶属的公司、合作的担保公司都先后表示与网金宝没有任何合作关系,所有文件均系伪造。不仅是网金宝,旺旺贷、科迅贷、卓忠贷这类早已消失无踪的平台都是造假制假的高手。
很多诈骗平台的跑路都是这样的突然,去年8月深圳上线3个多月的P2P平台信邦财富网站打不开,此前该网站一直以借款项目的高收益率吸引投资人加入,在其借款项目中年化收益率高达24%。有投资者开始质疑并前往其披露的办公场所走访,却并没有该平台的踪影。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