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我们站汽油销售环比提升17%,非油销售收入提升12%,水电费环比减少28%,这个月我的工资收入也明显提高了,这些成绩得益于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在我们站的落地。”在交接班会议上,站经理赵明军如是说。
“每天上岗后,我们都给自己定下当日推销汽油卡,销售非油、节约费用的工作目标,因为这些指标与自己的收入紧密相连。”如今,日照13站员工能清楚的掌握阿米巴经营状况,有效监控量效趋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经营对策,以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的目的;每天也可以通过报表及时了解薪酬变化,扬长避短,逐步实现了薪酬收入稳步提升。
在营销方面,该站把员工分为小团队3组,打破原有班组结构,按照员工驻地及上下班路线,划分客户区域,采用新开汽油个人卡充值1000元奖励10元;充值2000元奖励30元;充值3000元奖励45元模式,分配至小团队,小团队根据业绩进行二次分配。开展阿米巴汽油团队开发建设后,实现思想上的逐步解放,通过个人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的结合,即发挥个人能力较强的员工客户开发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实现团体客户开发,实现汽油客户开发新突破。该站落实阿米巴经营后,汽油日销量由2月份3.6吨提升至4月份4.2吨,增幅17%。
3月下旬,13站北侧不足5公里,一座京博加油站新开业,这座加油站每逢周六汽油每升优惠1.7元,受此影响,来站加油的汽油车辆明显减少,周边的官山社区汽油客户流失特别严重,是否向公司申请跟价促销政策?
“我们优惠让出的利润要计入促销成本。1升汽油降1.7元,相当于每吨营销成本提高了2千多元。”赵明军分析说,日照13站加油站员工们认为:提量的关键在于客流量。从提质增效的思路考虑,一味降价也不是办法,那么如何在稳价格的基础上增加客流?答案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分析”。
信息时代数据为王。赵明军发现,虽然大部分客户都知道很多支付APP、市齐鲁工惠平台、银行与日照分公司均有合作,在规定的日期使用相应的支付APP或银行卡支付加油会有优惠,但具体哪种支付手段在哪天有优惠的信息非常琐碎繁杂,客户很难一一理顺记清。于是,日照13站定期利用进行数据分析,帮客户梳理这些信息,并将信息及时发送到客户群中。就这样,加油站没有与竞争对手简单的“拼价格”,来13站加油的顾客都会说,去中国石油日照13加油站看看,他们那服务好,经营政策灵活实用。
“作为阿米巴试点站,公司该放的权利给你们放足,该尽的责你们也要更清晰。在赋权赋责的同时,要做到为每一名员工赋利赋能”。日照分公司经理尹衍明在加油站与员工一起研究“阿米巴”管理模式的有效落地,让员工转变经营理念,开展好量本利分析,学会算账,实时掌握加油站经营成果,促进单站效益提升。
自山东公司组织学习阿米巴经营模式以来,日照分公司将核心理念“人人会算账”运用到提质增效工作中,每月以加油站为单位分解销量、收入、成本、费用等指标,同时综合分析各站盈利水平,引导加油站从只关注销量到关注吨油收入、吨油毛利、吨油费用等各项指标,让员工明白折扣和销量、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日照13加油站将单站核算分析作为提质增效第一抓手,在销售中建立油品销售积分表,记录每天每个班组、每个人的销量,根据利润测算出每天需要卖多少量才能维持费用支出。在站级考核中,根据个人销售情况进行绩效评定,采取销量提成、专项激励等措施,12月份13站汽油销量同比增长17%,非油销售收入提升12%,水电费环比节省605元,同比下降28%,员工自己动手为加油区8个停车位划线,节省费用5000元左右,大力推销油卡,减少现金消费,降低上门收款频次,费用下降65.8%。
阿米巴经营强调要做强每一个阿米巴,同时让每一个阿米巴都具备“公司整体”意识。日照分公司给予了各个“点”更多的能动性,也给予了公司整体更强的管控力。今年以来,日照分公司将阿米巴经营模式作为提质增效重要手段,通过实施阿米巴经营模式,员工精细化算账意识明显增强,降本增效的岗位责任感不断显现。4月份,纯枪指标完成率排名全省第三,月度指标完成114.7%,其中汽油完成122.7%,环比增长11.2%,提质增效效果初显。(丁明怀)
责任编辑: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