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1月20日至11月27日,黑龙江地理工程信息院山东外业核查组赴日照市莒县,经过8天紧张有序的工作开展,完成了20个乡镇(街道)、422个图斑的核查任务。
风雨何所惧,艰险抢着来。
干粮身上带,工作干起来。
困难不是事,办法想起来。
11名外业核查人员,用8个日夜和每天近5万步的辛苦,走遍了全县20个乡镇(街道)、422个图斑,每一个脚步都凝结着黑龙江地理工程信息院外业核查组每位成员敢于吃苦、不畏艰险的奋斗姿态;都勾勒出他们永不懈怠、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一是他们实干敬业和吃苦奉献的精神。莒县地形地貌复杂,山区、丘陵均有分布,为提高工作效率,11名外业核查人员分成5个小组,奔赴20处乡镇(街道)分组开展核查,每个图斑全拐点开展由点及面的全方位核查。正值11月下旬,体感已渐寒冷,核查期间天气阴晴不定,大风降雨不断,为了高质量完成核查工作,核查人员每日早出晚归,风餐露宿,车上不去的地方人走上去,人走不上去的地方,爬也要爬上去。这期间,有顶风冒雨,站在深陷的泥泞中被冻的瑟瑟发抖的;有在九十度的绝壁梯田中寻路,从布满乱石的山坡滚下的;有过于专注核查,一脚踏空掉进农家粪坑的……无论处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他们跺掉脚上的泥泞、从坡底再次爬上来、擦掉身上的污秽,继续投入地进行全方位核查。这是一种怎样饱含敬业、勇于吃苦的“前行精神”,这是外业核查人员在工作中用汗水铸就、用脚步丈量、用勇气凝聚出来的实践结晶。
二是他们主动指导和虚心学习的精神。在外业核查过程中,核查组始终站在一线主动向县局业务人员点评图斑情况,讲解卫片判定标准,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自身为模板,带领县局工作人员在野外一线的核查工作中锤炼能力、增强本领、砥砺品质,在严谨细致的核查指导中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核查任务。遇到春种冬垛等特殊情况,核查组利用用餐等零星时间集体开展讨论学习,精准锚定问题所在,主动学习对比山东省卫片判定标准和部、黑龙江以及其他省份标准的同异,在细致的对比中找出气候差异、标准差异、规则差异,在差异中结合本地实际找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并即刻应用于外业核查工作中,通过“走到、看到、问到、拍到”,也对未来卫片图斑的提取积累了更有意义的经验,既要把违法图斑提出来,也尽量减少基层卫片图斑核查工作的无效工作量。他们这种灵活科学又切合实际的工作态度,为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党员干部,树立起了“以奉献为业、以艰苦为荣”的榜样。
三是他们主动对接和精准建议的精神。在内业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核查组主动对接县局卫片工作人员,指导提供资料标准,一起完善资料,确保迎检内业资料真实、准确、规范与全面。在核查组的指导帮助下,莒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步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核查资料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快速效应。通过共享平台,能及时收集各图斑现场信息,并将所需资料计入上报台账,核查组图斑发现的全部问题情况都能够直线对接、监督整改,帮助县局对资料逐项梳理、查缺补漏、同步完善,实现全部问题清零到位。
11月27日下午在莒县的核查工作圆满完成后,外业核查组黑龙江地理工程信息院第九党支部与县自然资源执法监察队党支部一起来到莒县抗战纪念馆,联合开展了“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站在这片红色沃土,大家通过重访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战火纷飞的战斗历程,深刻感受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共同经历了一次心灵洗礼。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接受了一次深刻地党性教育,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积极学习黑龙江地理工程信息院在外业核查中不畏艰辛的创业精神和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自然资源执法贡献力量。(唐仕霖)
责任编辑: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