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协调推进全市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快构建“三全一体”预算绩效管理体系,2020年市财政大力实施重点县帮扶计划,支持基层绩效管理改革攻坚,带动全市绩效管理整体提质增效。
双计划:强基与创新并举
强基计划,重点加强绩效管理基础
健全机制。指导帮助重点县建立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和绩效指标体系,建立健全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管理机制,打牢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基础。拓展范围。指导帮助重点县分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近期实现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编制、绩效监控、绩效自评全覆盖,推进绩效信息全方位对外公开,重点项目绩效目标和评价结果向人大报告。在加强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到其他三本预算。提升素质。指导帮助重点县开展绩效管理政策业务培训,提升绩效管理队伍特别是区县部门财务人员素质能力,更好适应绩效管理改革需要。
创新计划,推进绩效管理改革创新
开展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采取市县联动方式,将重点县纳入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范围,建立区县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和整体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开展乡镇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试点,探索建立乡镇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机制,力争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领域有新突破。
四举措:政策激励与实地帮扶并重
政策支持
优先将重点县列入全市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试点,优先推荐上报全国、全省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试点,优先推荐上报全国、全省预算绩效管理评先树优。将省对重点县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结果与市对区县考核挂钩。省、市业务培训名额优先向重点县倾斜,并为重点县开展培训提供师资支持。对重点县提出的绩效管理业务咨询专家需求等优先提供帮助。
现场指导
通过举办现场培训观摩会、组建政策业务小组实地督导、开展区县绩效管理跟踪评价等措施,深入重点县进行现场指导,帮助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绩效管理改革要求。
联动帮扶
市财政业务科室加大重点县对口科室帮扶力度,采取“一对一”“面对面”方式,指导建立分领域绩效管理具体操作办法和流程,促进绩效管理规范化、常态化。
结对互帮
鼓励示范县和突破县结对子,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经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