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经济
日照经济   
日照财政让茶业“沃土”开“新花”
发布时间:2019-11-18 10:17:00    来源:山东财经网|日照财经    

    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是日照绿茶的主产区,全镇80%的村种植茶树,被誉为“江北绿茶第一镇”,并且于20178月入选住建部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但其茶产业发展面临生产规模偏小、标准质量有待提高、品牌推广力不足等问题。

    对此日照市日照市财政部门抢抓中央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机遇,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完善茶产业发展链条。通过异地置业、合作共建等“飞地”模式,支持村级集体经济“清零”“倍增”、日照绿茶产业发展、特色小镇建设深度融合,探索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

    补齐短板

开拓集体经济新模式

    巨峰镇拥有茶园6.8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来自茶业,每年吸引80余万人前来观光体验。2017年该镇的北茶观光体验、茶文化风情园、百里绿茶文化长廊等项目被纳入《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年)》,茶产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日照绿茶发展的亮丽名片。

    然而巨峰镇的茶产业发展仍面临生产规模较小、标准质量不高、品牌推广力不足等问题。如巨峰镇全镇茶园年产量4600吨,茶叶加工70%以上依靠家庭作坊,产品加工标准、加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部分村集体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缺乏产业支撑,这些都成为了茶叶产业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

    对此,日照市区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立足该镇茶产业传统优势和发展短板,瞄准集体经济发展难点,全面推动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2018年安排中央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450万元,统筹涉农资金19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1750万元,在巨峰镇薄家口村建设茶叶加工园区,有效解决了经济薄弱村“单打独斗”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压力。

    同时,茶叶加工园区的建成,整合了各村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整合茶叶标准加工和品牌营销环节,实现了茶产业全链条升级,为当地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目前,茶叶加工园区的一期已建成,5处村级集体加工车间已投入生产运营,参与试点的9个村,也陆续通过收取租赁费的方式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实现村固定资产和集体收入的双增双赢。当地政府又通过整合扶贫资金、筹集部分村自有资金等方式,启动了二期12个厂房的建设,支持更多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8”抱团发展

   村集体经济“清零”“倍增”

    在茶叶加工园区建设之前,巨峰镇的张家沟、平家村等8个村是镇内出了名的经济薄弱村,几乎没有固定的经营性收入来源,集体经济收入严重依赖“输血”,自身“造血”能力不强,面对茶叶发展的大好前景,村集体“捉襟见肘”,选择十分有限。而薄家口村是日照绿茶“南茶北引”的发源地之一,是远近闻名的茶叶生产专业村,更是江北有名的茶叶鲜叶集散地,建有日照最大的茶鲜叶交易市场,每年鲜叶交易额达到2亿多元,并拥有御园春、北垛春等一批著名的日照绿茶品牌。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对此日照市财政局与巨峰镇政府在深入调研和组织专家研讨后,一计“‘1+8’强村带弱村”的发展模式终于让众多“茶村”喜上眉梢。

    项目采取异地抱团发展的模式,委托薄家口村成立了市场化经营主体—日照兴薄茶叶有限公司对茶叶加工园区进行管理运营,各试点村抱团发展、利益共享。前期以租赁收入作为各村集体收入的主要途径,后期陆续开展标准化生产培训、茶文化推广、品牌营销等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的稳定可持续增长。

    同时,各试点村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建设的厂房仓库的产权确权到试点村,所有权归村集体,由各试点村成立的经济专业全作社负责建立资产明细台账,纳入村级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实现保值增值、长期受益。同时各试点村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成员。

    该项目建成后,将是山东省内第一个规范化的茶产业园区。预计短期每村年可增加收入5-7万元,将直接带动8个经济发展薄弱村发展,并为周边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加快实现“清零”“倍增”三年行动计划。

     撬动社会资金

     “沃土”开“新花”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既能直接增加村级组织经济收入,又发挥其就近服务群众、及时济贫救困的优势,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安全感。但是,村集体经济普遍存在实力不强、管理乏力、难以适应竞争的现状,而“抱团发展”可以促进资源、人才等要素整合,进一步激活市场,真正发挥好村集体发展集体经济的主体作用。

    通过各村集体合力建设项目的新路子,不仅为试点村探索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还将逐步扩大村集体资金来源。能够有效破解村集体收入增加难的困境,稳定村级组织运转,构建自我脱贫长效机制,在山东省属“首创”,对农村稳定发展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同时,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茶产业加工示范园区吸引了千余万元的社会资本投入,引入了具有技术、管理优势的专业化运营团队,示范功能得到不断完善,将成为茶产业招商、品牌推介的重要平台,有效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和持续提升。

    此外,茶叶加工园积极推动茶叶加工向“精”“深”发展,促进与茶文化、茶餐饮、茶旅游、茶休闲、茶民宿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使特色小镇在已有的品牌、区位、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快茶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以村集体产业发展为样板,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农户转变观念,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最终实现农民增收。茶业"沃土"终于再开“新花”。(李红雁)

责任编辑:张慧    


打印此页】【顶部】【关闭
 分享到:


热图   更多>>
日照竹洞天风景区
万平口海滨旅游风景区
五莲山风景区
刘家湾赶海园
港城视讯   更多>>
阅读热点   
日照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实行“田...
业绩惹眼的亚飞达突遭变局:董事长等4位...
巴黎圣母院重建“路线图”获批
新三板精选层最快8月初开板 这7家鲁企跃...
火星上可能曾有条流淌十万年的河
官场“地震”后,西安迎来“博士后”新...
“鸿鹄房产营销新模式中国行”广西站峰...
5G技术强大在哪里? 传播8K电视让成本下...
北京市海淀800套公租房专配特殊困难家庭...
中国财险首季信用险保费下滑 4月起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