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为更好地支持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市财政部门打出“投、整、融、筹、改、合”系列组合拳,加快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乡村振兴投入力度稳定增长。
一、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保障和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公共财政投入持续向“三农”倾斜,特别是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新六产、乡村文明提升、新型乡村治理、农民富裕等方面,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任务相适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制定出台《日照市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意见》,理顺涉农资金管理体系,创新涉农资金管理机制,建立覆盖各类涉农资金的“任务清单”管理模式,构建权责匹配、相互协调、上下联动、步调一致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供给结构,统筹整合各级次、各渠道、各领域涉农资金,支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将整合资金集中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三、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农业信贷担保、融资增信、政策性保险等政策,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重点支持特色高效农业、农业新六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加大对上争引力度,增加我市政府债务限额,支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领域的公益性项目。
四、扩宽资金筹集渠道。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适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落实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的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按规定跨区域调剂使用,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并将一事一议、乡村连片治理等涉及村内公益事业的财政奖补资金与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工作相结合,确保财政奖补政策落地生根。
五、推进农业补贴制度改革。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推动农业支持保护、渔业油价、农机购置等相关农业补贴改革,落实耕地、粮食、林业、渔业、畜牧等生态系统补偿政策,解决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水源地污染等农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切实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六、做好重点工作结合文章。将林水会战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加强林水资金整合,完善财政奖补政策,重点支持镇村兴绿、庭院装绿、退耕还绿、荒山披绿、村庄汪塘恢复整治、村庄门前河清洁、农村饮用水集中连片、水利扶贫等工程。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统筹整合各级涉农资金用于脱贫攻坚,聚焦“深度贫困区”,重点支持莒北、莲西、港西、岚西北脱贫攻坚深化提升工程,切实促进贫困村产业发展和贫困户稳定脱贫。将河长制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支持全面实行河长制,重点支持水资源保护、河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使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责任编辑: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