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 经济导报记者从日照市财政局获悉,2017年全年日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和质量始终保持全山东省前列,全年实现收入增幅12.3%,居全省第1位,税收比重81.6%,居全省第1位;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高于全省水平1.6个百分点。
日照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同时加大对上争引、政策性融资、发行政府债券、基金运作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工作力度,有力保障了日照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为保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入实施,日照市财政局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牛鼻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工业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振兴日照的根本出路。”基于此,日照把工业作为强市之基,作为支撑全市闯关夺隘、奋楫向前的不竭动力。对此日照市财政局统筹资金1.26亿元,助力工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财政贴息撬动全市4.19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就业创业补贴1.35亿元,支持带动1.63万人创业就业;发放“政银保”贷款5448万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我市设立综合保税区;拨付资金6.47亿元,用于港口建设、空港航线补助等;同时还安排资金6745万元,促进外贸企业有序发展,重点支持冷链物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立科技创新“1+7”政策体系,全年安排资金6.77亿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兴市”战略实施。
此外推进3家市属国企与区县园区开展“1+1”合作,搭建3家平台公司注册资本总额15.6亿元,支持园区基础设施、钢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基金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基金直投和园区发展基金等渠道,对区县平台投资6.9亿元。
保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
日照市财政局还规范政府融资行为,抢抓政策性融资机遇,努力拓宽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为重大工程和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加快各类基金的投资运作,市级引导基金规模扩大到14.9亿元,参股设立的6支投资基金和4支项目基金总规模达205亿元,有力支持区县棚改、青日连、鲁南高铁及海吉尔、农乐园等项目建设。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债券资金43.63亿元(新增债券24.1亿元,置换债券19.53亿元),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地方建设。
2017年,日照财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关,五年收官”的目标要求,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开展棚改融资。2017年全年共完成29个项目249.22亿元融资,其中省市统贷150.56亿元;筹资速度快,在全省首批获得融资批复,并率先完成市级统贷手续,创造了“日照速度”;创新举措多,创造性地以货币化安置方式推进山海天棚改项目融资运作,成为全省棚改项目货币化安置的“第一单”,并推出城市发展基金模式支持棚改融资。
PPP项目落地开花。PPP模式有助于解决基础投资所需大量的资金从何而来的问题,政府、企业、专业机构共同权衡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运用各自的优势去处理风险因素,可以把为民造福的公共工程做得更快、更好,在运行过程中让老百姓更满意。2017年日照市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84个,概算总投资550.05亿元,同比增长80.94%;累计签约落地项目24个,总投资186.93亿元,同比增长288.63%。
此外,日照市投入市级财政资金23.58亿元,用于城建、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迎宾路、潮石路、机场连接线、日夏线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通莒州路等19条断头路,建设12条综合管廊和山东路、青岛路公交专用道,完成城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促进日照港转型升级,维护机场建设运营,构建城市交通大格局;改善市区老旧小区设施,支持城市亮化工程,亮化主城区道路9条、建筑180多座,新建市民公园、兴海公园、体育公园等10处,改扩建海曲公园16万平方米,建设“口袋公园”17处,着力优化了人居环境。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2017年,日照市财政局还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百姓在增加补贴以及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得到更多实惠。2017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87.2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增长13.7%。
坚持将“三农”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年农林水支出23.88亿元。全市统筹整合涉农资金5.53亿元,集中财力保障精准脱贫,重点支持扶贫项目335个;完成农村改厕18.8万户、贫困户危房改造5263户,全市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达到村均10.7万元,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服务能力。
2017年日照市财政系统用于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方面支出55.19亿元。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2240元;将大病保险救助金额从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高到50万元;稳步提高社会救助和福利水平,城乡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90元和300元,分别提高到520元和340元,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003元和759元。
教育是百年大计,所谓“经济未动,教育先行”,它关系着国家的兴衰,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为此,日照市还拿出了48.45亿元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农村中小学“全面改薄”和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落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确保市级高职院校生均拨款达到1.2万元。
管好政府“钱袋子”
完善制度设计,管好“钱袋子”和政府“家底”。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制定出台《日照市市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财政资金特别是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要求,厘清市与区县、财政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以及资金使用单位的职责边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定出台《日照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1+4”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促进国有资产规范、高效使用。
同时日照市还推进财政管理改革, 形成了“1+8”制度体系,初步建立起“两纵两横”绩效管理框架。2017年度市级纳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共130个项目40.3亿元,并从脱贫攻坚、林水会战等领域选择67项进行重点监控、11项进行第三方评价。
印发了《关于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意见》,并率先在交通运输领域制定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意见,逐步明确市与县(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边界,合理划分“权、责、利”。
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快政府采购改革的意见》,落实市级部门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基本流程,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服务、行业管理与协调、技术服务、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项等领域政府购买服务。
责任编辑: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