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破旧不堪的门换新了,小区外围搭建起了新栅栏,外墙粉刷了……下班回家停车不用乱插了。”
“垃圾乱丢、毁绿种菜等不文明现象不见了。”
“犄角旮旯里的垃圾也清了个底朝天,处处都洁净了。”
“道路标识、路口的指示标、导向标美观大方,设置科学了。”
……
伴随日照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紧锣密鼓的进程,日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一再让市民笑逐颜开。
“我们的城市更洁净、更美丽、更宜居了……”采访中,这样的心声随时都可以听到。
创城的桩桩件件,都与民生相关
着力改善民生福祉,提高市民幸福指数,是创城的出发点。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终极目标。
城市环境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的体现。优化城市环境,在整治突出问题上下功夫,是创城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创城不同阶段牢牢把握的关键点。
在创城工作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创城突出问题综合整治阶段,日照市敲定“四个节点”“八大重点”“六个整治”,决定利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市区开展突出问题综合整治行动,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着力改善城市市容面貌。
日照市最大的老旧小区昭阳小区整治前后对比图
整治老旧小区,整治农贸(便民)市场,整治交通秩序,整治城中村、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整治城市河道、建筑工地,整治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整治露天烧烤,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八大重点”中的桩桩件件,都与消除市容市貌“两重天”、交通秩序“闯抢堵”、农贸市场“脏乱差”、老旧小区“杂破乱”等突出问题相关。
换句话来说,每一项都是一块绝非易啃的硬骨头,却都与市民的生活、工作舒适度密切相关。
面对大量亟待着手的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明确的分工,饱满的热情,以“5+2”“白+黑”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创城攻坚战”中。
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泰参与到创城综合整治中
这是一份职责,也是一份义不容辞的义务。
2015年10月28日,太阳城市场北侧入口外围,原有的数十座违建板房已全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划定的停车泊位。
2015年10月29日,市公用事业局收到一封感谢信,市第二实验小学感谢其为学校周边路面重新铺设道板,消除了3000多名学生上下学的一大安全隐患。
2015年11月4日,大学城里一派忙碌景象:绿化带补植、停车位施划、步行街建设、市场清理、店铺拆违督导、张贴责任书、清理小广告,任务繁杂,但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应对有方。
暖心的“民生成绩单”亮点纷呈
社区、城中村、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它们都是城市的细胞,与每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5年12月17日,厉家庄子市场。长期占据市场外围的大集被取消之后,商户纷纷涌入市场内部,市场空置率居高不下的情况被扭转。每个摊点的醒目位置,一张张“经营信息公示牌”,清晰直白地证明这里的商品来路不怕“刨根问底”。来买菜的市民刘女士表示,自己以前赶集买到假货根本维权无门,现在买市场里的放心菜,“心里感觉很敞亮”。
形容最近几个月身边的变化,家住昭阳小区的刘女士的答案是“想不到”:繁重且复杂的整治任务,称得上细节到位;苦于脏乱差的多个老旧小区、集贸市场,变得焕然一新。
“觉得不方便,但又无可奈何。”说起整治之前,刘女士越发觉得如今的改变难以置信。“以前摆摊的都堵在路上,占着人行道,但总得有个地方买菜不是?”“眼下完全不一样了。”就在昭阳小区东侧,刚刚投入使用不久的沙墩市场已是“人满为患”,
摊贩纷纷入驻,周边社区居民如今都有了购物的新去处。
新建沙墩市场
在创城行动持续的几个月里,昭阳小区作为整治典型之一,市、区两级主要领导靠上督导,从最初的拆违,再到建设临时市场、小区道板更新、路面硬化、绿化带补植、楼面粉刷、小广告清理,昭阳小区一举摘掉了老旧小区的帽子。
创城期间,仅市财政就拨专款1300万元,对“三不管”老旧小区进行修缮,改扩建、新建了一批农贸市场,车行道、人行道、自行车道、垃圾箱等公共设施得到了维护、完善。
在创城进入突出问题综合整治的第二阶段,各区县、乡镇(街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目标、责任明确了的参与者不等不靠,立即行动起来,目标只有一个:让日照的形象变得更美好,让百姓生活更幸福。
亮点纷呈,精彩叠现——
东港区改建、新建、搬迁、提升全区21个农贸市场和便民市场,统一制定标准,配备停车、排水、公厕、垃圾清运等设施,做到划行归市、摊点摆放整齐,确保经营业户规范经营,杜绝市场探头、摊点外溢,保持市场卫生整洁。
岚山区突出抓好老旧小区、农贸市场、交通秩序、背街小巷等八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整治,使“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莒县重点突出居住小区、公共基础设施等八大类突出问题,切实把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推动乡村文明的“总抓手”。
五莲县以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为突破口,重点整治城区、乡镇驻地、村居、路域四个层面。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将打造旅游生态创新协调发展新区与开展创城突出问题综合整治相结合,确保“生态”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
市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自觉参与整治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
创城是民生工程,最终目标是让百姓得实惠。但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热度不高到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姿态悄然发生着变化,“支持”“参与”“企盼”,成了参与者和市民口中的热词。
2015年10月30日,石臼街道观海苑建材市场,拆违、整修工作在进行中。不少违规建筑外墙都被拆开,散落的建材垃圾也正在清运。整治还没结束,但对在这里做了7年生意的商户尹玲来说,好处已经提前找上门来。“我这店面已经建成十多年了,但直到最近,才第一次顺畅地出入。”
“这次听说要整治,我第一个举双手赞成。门前大约八平方米的区域,马上就清理了出来。”尹玲认为,商户不该仅仅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何况占道经营,原本就是自己的不对。”
党玉杰清理店铺
作为观海苑建材市场一家店铺的店主,以及店铺周边二十余家商户的包片党员,党玉杰的体会同样深刻——以往,店铺外围原本属于公共区域的人行道,成了商家摆样品、放灯箱的地方,进店经营是情理中的事,何况卫生、交通等条件改善后,客户也更乐于前来消费,最终的受惠者还是商户本身。“大家都很配合,现在店铺全部进店经营,人行道被清理出来,客户进出、停车都很方便。”
创城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包括最初消极甚至持有怀疑心态的市民,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城中了。
“一开始,确实有一部分市民不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开始主动参与进来。”2015年12月14日,沙墩市场正有序运转,不时有车辆进出,秩序井然。
记者感言:
在为期数月的创城行动中,创城工作者与市民共建共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整治行动的推进,市民群体对创城的看法悄然发生着转变——眼看着自己的居住环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幸福感上升是必然的。
创城不是一个任务,更应该是一种向往文明、向往美好的生活态度。
造福百姓,这才是创城的终极目的所在。
2015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共3大板块、12个测评项目、90项测评内容、188条测评标准。
同样硬、同步走的城市硬件、软件,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落实文化惠民政策的一幕幕重头戏,都给市民带来实惠。与城市文明同步提升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风貌,一点一滴地强化着你我他的幸福感。
“这才像一座城市的样子。城市变得从未有过的美丽。”创城涉及到的每一处细节都关系到利民惠民,都让百姓贴心。
连日来,作为参与和见证创城的一分子,记者一次又一次沐浴在文明的新风中,亲身感受了一个个文明和谐的精彩画面。
那么多的人都在从自我做起,都在为创城增光添彩
2015年10月20日,北京路以东、学苑路以北的日钢绿城北、南区两处工地,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将噪音、扬尘等污染降至最低,工地在文明施工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称得上具体而微。
两处工地内主要道路均已硬化,围挡均按照达标标准建设,并设置了车辆冲洗装置,确保车辆不将尘土带出工地。施工中楼房内修建了专用垃圾通道,楼房边通道加装顶棚消除高空坠物等安全隐患,并设有使用地下水的自动喷淋系统,最大限度减少“尘土飞扬”情况的发生。
闪光的细节里,有参与创城领导的亲切化、平民化和贴近性。例如,有的社区书记天不亮就拿着宣传材料出发;带队负责人午饭后趴在小学教室的课桌上眯一会就算休息;现场准备好的白手套被扔在了一边,换上了解放鞋的市领导,一样挽起了裤腿,一样手持铁锹、扫把,一样流汗,一样晒红了臂膊,一样仔细清理小区内的生活垃圾、枯枝烂叶,给电线杆换新衣……
细节无处不在:口中有细节,不随地吐痰,不吵架斗殴,不在公共场所吸烟;手上有细节,不乱扔杂物,不人为弄脏、损坏公物;脚下有细节:不翻越栏杆、不横穿马路、不闯红灯;路上有细节,几盏“睡”了许久的路灯终于睁开了眼睛。太多的细节让人心动:导游精心准备了送给最年长游客的鲜艳的花束;为了让后面的游客也可以清晰看到,导游长时间将手里的旗子高高举起;为了让家人放心托付老人,旅行社的员工人手一册《弟子规》。这些细节的闪光,无不缘于“爱心”和“责任”,缘于给游客一个爱意满满的行程的初衷。
全覆盖、无缝隙,涵盖每一个角落,一座城市迈向文明的脚步是那么坚实有力
创城牵扯的每个细微之处,都不能错过、放过、敷衍。基于此,日照市的创城活动称得上全覆盖、无缝隙。
一幅幅文明的画面映入眼帘:景区的志愿者致力于让景区和自己变得更美;“市民读书,政府买单”文化惠民活动,吸引了挨挨挤挤的读者前来办理手续;花仙子、万平口、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一夜之间悄然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化景点;社区图书馆、广场舞、戏曲晚会、交响乐,交相辉映的多元文化,一次次走进市民中间。
文明渗透在每一时刻、每一处空间:在“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的花仙子风景区,除了美丽风景的吸引,贴心的服务,无异也是让人流连忘返的重要一环;在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游客得到了更多的细节体贴;在万平口景区,“给入驻店铺‘打分’”“杜绝坑人宰客”等举措,让越来越多的游客获得了满意舒适感。而我市的各大旅行社和酒店,或倡行“源自旅游、不止旅游”的服务理念,或致力于“从单纯的旅游变成文明生活”,或于微信平台里打造爱意满满的温情告知,或以“‘三统一’提供专业服务”,不论哪一种做法,都在全力以赴地为文明着色。
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全面覆盖了“创城”管理部门、社区管理者和市民。创城连着你我他: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致力于分工再细化的管理部门,面对繁重的道路卫生保洁、秩序整治,迎难而上;配合主管部门力抓“创城”的社区管理者,将小区内外一律纳入常态化管理范围;日渐意识到自身也是参与者、渴盼环境越变越好的市民,不再仅仅打理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
“创城”让所有的市民都成了参与者、亲历者,而不再是旁观者。
以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城市“颜值”,让百姓持续共享创城成果
创城,让那么多的市民希望看到真切长远的改变。群体不同,看法不尽相同,关注点各有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对“创城”的支持、参与和企盼,都是那么言辞恳切、情深意浓,对整治都抱有极高的期待,希望一些“老大难”问题借力创城从此得到根治。
一路走来的创城,让我们的城市一天比一天漂亮。成就面前,确保“颜值”指标不下滑,是一座城市,是全体市民的热切期望。
对于这一热切期望的实现,我们的城市有信心、有能力做到——
对于集贸市场,我们的城市探索建立了一条长效管理机制。有此长效机制,偃旗息鼓的市场违规行为不允许重新开张、卷土重来。
对于三轮车、四轮代步车,我们的城市趟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整治路:从规范城市交通管理、保障市民正常出行出发,通过就业培训安置、回收补贴等措施,妥善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困难,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实施。
2015年11月2日,《日照市城市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这是全省首部城市管理办法,参考借鉴了部分在管理中走在前列的城市的相关做法。全市城市容貌、环境卫生、市政公用设施、交通秩序等四大方面,通过“负面清单”的形式,都有了具体的规定。
……
创城,创的是文明,创的是美好生活。创城的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创城不是一阵风。文明城市的发展之路,却永远不会止步。
高度重视长效机制建设,建立问题发现、研究、解决的快速反应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处理、汇报、解决,坚持不懈常态化,致力于逐步把城市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有了这些,我们这座城市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更多地造福百姓。
记者感言: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代表民意。目标为民的创城,既需要着眼于宏观大局,又需要在微观、在点点滴滴上下功夫。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日照市从点点滴滴抓起,广泛开展基层创建,不断夯实文明城市的根基,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小区退“菜”还“绿”,社区卫生环境得到综合整治,“牛皮癣”广告消亡殆尽,邻里关系更加和谐,社区好人不断涌现,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美丽的“新日照”跃然而出。
创城,让城市更像一个家,让每个人有了共同呵护的目标,也让生活悄然间发生着改变。(记者
窦亚昆)
责任编辑:张依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