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迅跑 |
发布时间:2016-01-27 10:07:26 来源:大众日报 |
日照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转型升级工作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求创新、转型升级促发展”系列活动,以“突破园区、聚力招引”为总抓手,着力稳增长、转调创、强蓝区、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打赢了一场场攻坚克难的硬仗,一个在跨越赶超与转型升级中逐梦“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日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迅跑。
□丁兆霞张健
打出“五抓”组合拳
持续发力供给侧改革
针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现实,日照市出重拳、下猛药,打出了抓投资、抓稳企、抓融资、抓增收、抓创业的“五抓”系列“组合拳”,全力遏制经济下行。
紧紧抓住扩大投资这一命题,日照夯实市级领导包保大项目责任制,100个市级大项目完成投资433.9亿元,百项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做好港口“箱、油、商、加、金”五篇文章,货物“北集南散”、铁路“南进南出”布局加快调整,岚山港北作业区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核准,临港现代物流园完成投资7亿元。沭水东调工程全线贯通;613省道西延工程正式通车;青日连城际铁路加快建设;鲁南快速铁路客运通道已编制可研报告;潍日高速、岚罗高速公路进入建设阶段。
值得厚重一书的是,2015年12月22日,让日照人魂牵梦萦多年的日照山字河机场正式通航。按照规划,今后,日照市将依托机场,按照支线运输、通用航空、临空产业“三位一体”的航空发展思路,加快空港园区建设,引进飞机制造、拆解、维修、保养等项目,努力把机场打造成高效便捷的“交通枢纽”和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综合旅游等业态融合崛起的“产业龙头”。
经过持续发力,“五抓”疗效逐渐显现,全市经济在克服重重困难中趋稳回升,呈现逐季向好发展势头。全年GDP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5%,本外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4.4%,房地产投资增长18.4%。日照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6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6.2%,原油吞吐量增长20.6%,增幅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十二五”末,全市GDP增加到1670亿元,年均增长10.4%。人均GDP达到57980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65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0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1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17亿元、实际到账外资24.8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8.7%和11.7%。
掀起“效能风暴”
“突破园区、聚力招引”求质扩量
2015年7月中旬,日照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突破园区、聚力招引”头号工程,出台了《关于突破园区、聚力招引的实施意见》及“1+5”配套文件,推出了38条“真金白银”的政策,吹响了新一轮大开放、大招引、大发展的进军号。
“突破园区、聚力招引”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在全市唤醒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求新求变的激情,形成了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可喜局面。至2015年底,全市招引落地项目189个,实际到位资金199.43亿元;对上争引无偿资金87.94亿元;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日照行、高层次人才故乡行,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40个、创业团队20个、创新人才162人;引进技术专利62个。
为助推“突破园区、聚力招引”持续升温,日照市又召开了全市效能建设大会,围绕把日照打造成为“干部作风最好、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城市的目标,在全市掀起效能风暴,向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开刀。推进简政放权,编制公布了行政审批、行政权力、政府部门责任“三张清单”,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向园区下放市级经济管理权限141项,向区县下放53项。推进审批事项“串联”改“并联”,企业注册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启用新一代基本建设“一表通”系统和投资在线监管平台,市级网上审批大厅上线试运行。
改革是祛病根、激活力的利器,一年来,日照市坚持问题导向,哪里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就向哪里动刀子。组建了水务集团、交通发展集团、土地储备开发集团、公交集团、金贸资产管理公司。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改革市区供热体制。设立新的国资委,实施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改革,等等。
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2015年,日照市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论坛与同期举行的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论坛,是对接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举措。在此期,日照港集团与中亚五国有关企业签订了投资6000万元、占地12万平方米的港口物流园协议,中亚(日照)航贸服务中心与中亚(日照)港口物流园挂牌启动,为日照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搭建起新平台。
吹响环境整治集结号
打好创城攻坚战和林水会战
“盼了这么多年,小区终于干净了!”提起去年的创城成果,日照街道昭阳小区的居民无不拍手称好。作为日照最大的老旧小区,其小区内占道经营及乱搭乱建曾多达915处。然而就在去年,小区成功实现了“变形”:路旁随处可见的垃圾没有了;流动经营摊点摊贩不见了;新的便民农贸市场建起来了……“十天时间干了以前十年没干的活,市、区、街道三级都铁了心,一定要让老旧小区变变样!”日照街道党委工作人员焦翠芳说。
从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抓起,从城市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当前最关键的问题突破,2015年,日照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创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拆除违章建筑109.33万平方米,整治老旧小区541个,新建及改造提升市场46个,取缔占道、店外经营摊点4.28万处。开展市区三轮车、四轮代步车集中整治行动,配套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20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3000辆,购置新能源公交车50辆。
为给广大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2015年11月,日照隆重召开林水会战动员大会,向全市发出了“苦干三年打好林水大会战,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日照”的动员令,推出了“八大绿化工程”、“六大兴水工程”作战图,决定用三年时间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城市供水能力达到每天80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全面实施生态企业及片区、生态海洋、生态流域、生态山体、生态走廊、生态乡村“六项生态工程”,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全年“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298天。成功创建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沿海地级市。
多谋民生之利
让老百姓生活更美好
“活了70多岁,没想到能吃上了自来水,真是太方便啦!”2015年12月24日,东港区陈疃镇上蔡庄村的七旬老人张茂守轻轻拧开水龙头,一股清冽的山泉水流了出来。当年7月份,上蔡庄村通上了自来水,张茂守再也不用挑着扁担走几百米的山路挑水了。作为日照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2015年,日照市自来水“村村通”项目完成236个村的自来水新建工程以及189个运转不正常村的自来水提质改造工程,解决了37.6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村行政村通自来水率达到了100%。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日照把政策和资金向农村倾斜、向公共服务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加快推进市区城中村改造工作,2015年列入城建计划的6个村居已完成拆迁1893户,完成计划的135.21%;12个村居建设安置楼51.9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103.8%。建立职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职工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了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办法。为39.42万特殊人群实施了免费查体。全市所有区县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国家级评估验收,成为全省第二个整建制、一次性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市。建成启用日照图书馆,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少于63小时。完成231公里农村公路大修,完成县乡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82.4公里。实现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实施移民扶持项目323处,实现农村脱贫3.3万人,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和称赞。
责任编辑:张依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