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汽车新闻网报道,在急于避免与美国发生全面的汽车贸易战的心态下,欧盟官员和德国汽车制造商已准备好应对。他们也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建议:降低大西洋两岸的汽车关税。
然而,尽管它听起来既合理又公平,但在美国谈判代表这边可能会碰壁。
虽然特朗普总统经常谈到欧盟对进口汽车征收的10%关税与美国对来自欧洲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之间的差距,但美国谈判代表对阻止进口的兴趣要大于增加出口。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协议可能无助于促进在美国设计和生产的车辆向欧洲的出口量,因为美国的汽车和卡车在欧洲从未受到欢迎。另一方面,如果根据这种安排,在美国生产的德国品牌汽车将有很好的可乘之机。
专家们表示,受到贸易逆差的推动,特朗普团队更有兴趣让汽车制造商将生产迁回美国。这样一来即使批评者认为关税最终会损失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人阶级的支持者也会认为政府正在创造就业机会。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鲍恩(Chad Bown)认为:“我们已经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实现了汽车零关税。而特朗普政府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下的完全互惠关税并不满意。他们想要其他东西。那么,如果我们与欧洲也是这样做,特朗普政府怎么会满意呢?”
美调查外国汽车竞争关税威胁
白宫正在调查外国汽车竞争是否构成国家安全威胁。该审查可能导致国外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高达25%。并且特朗普单独威胁要对在欧盟制造的汽车征收20%的关税。
据报道,美国驻德国大使格雷尔(Richard Grenell)对德国的汽车制造商高管们表示,如果德国方面取消对美国汽车的关税,那么特朗普将会软化威胁对欧盟进口汽车征收关税的立场。与此同时,宝马、大众和戴姆勒已表示有兴趣达成此项协议,愿意对美国汽车征收零关税,这是他们长期以来一直青睐的立场。
事实上,降低欧盟汽车关税是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谈判期间的一个关键讨论点,这个谈判在特朗普当选后就中断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本周将会见特朗普,预计将提出针对关键贸易伙伴降低车辆关税的想法。目前尚不清楚法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是否支持此类举措。
此外,美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意味着双方必须弄清楚如何接受彼此的安全标准。为符合欧盟标准,美国车辆必须进行26次更换,包括外部后视镜和除霜系统。
代表“底特律三巨头”贸易问题的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American Automotive Policy Council)认为,这些变化可能会使每辆汽车的成本增加1150美元,使某些美国车辆在欧盟的销售无利可图。
鲍恩表示:“在对安全标准达成共识之前,你不会看到美国和欧盟之间的汽车贸易额出现大规模的改变。”
一个更大的问题可能是,较低的关税对于帮助美国品牌在欧洲获得市场份额没有太大作用,因为美国汽车不是针对欧洲市场品味或其基础设施设计的。欧洲的街道较窄,车库空间更紧凑,车与车之间的间隙更小。此外,人们需要汽车的地方较少,因为公共交通无处不在。欧洲市场对于美国设计的车型的质量和驾驶性能存在挥之不去的负面看法。
此外,在欧洲,车辆常常是公司以团体形式购买的,员工也因此能享受到一些福利。
IHS Markit北美高级汽车经济学家纳格尔(Peter Nagle)指出:“因此,为了让凯迪拉克和林肯在许多欧洲市场获得关注,美国制造商必须开始设法吸引那些倾向于支持国产的德国企业,因为你很难看到一家德国公司从一家非德国公司团购汽车。”
他补充称:“比如日本就没有征收汽车关税,但是美国从来没有能够进入这个市场,因为我们生产的汽车不符合日本消费者的口味,并且这些消费者对日本品牌有文化忠诚度。”
取消关税 美建厂的德国车企或成大赢家
如果关税被取消,在美国建厂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将成为大赢家。他们不仅可以从欧洲进口更具价格竞争力的汽车,还可以为在美国工厂组装的销往欧洲的车辆节省数千美元的关税。
纳格尔指出,宝马和梅赛德斯“就占美国向欧洲出口汽车量的60%左右”,因为美国是这两家制造商全球多功能车的唯一来源。
据LMC Automotive的数据,在美国制造并在欧洲销售的所有车辆中,销量最高的是宝马X3和X5,它们是在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生产的,紧随其后是梅赛德斯奔驰GLE,它在阿拉巴马州塔斯卡卢萨附近的工厂生产。福特野马是欧洲销量排名第一的美国品牌汽车,去年售出约1.2万辆。
纳格尔认为:“一些美国车辆的吸引力更多地来自于它散发着经典的美国文化魅力,所以Jeep等越野车以及科迈罗和野马等高性能车在全球畅销。”
但他表示:“但就普通大众市场、主流品牌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文化品牌,而且这个市场似乎确实存在一些历史性的、基于国家的忠诚度。”
汽车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德齐泽克(Kristin Dziczek)认为,在经济衰退期间,美国汽车企业司寻求扩大北美产能,“但这一新增产能已全部流向了墨西哥,部分原因是墨西哥在新车领域与全球超过一半的市场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而美国只与28%的市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
责任编辑: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