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日照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防欺凌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校园防欺凌相关工作。
据了解,每期参训学生的开班典礼上,基地都会进行防欺凌宣传教育,教师明确职责、学生发出倡议、签订承诺书。
为争取防欺凌工作的主动性,打出提前量,基地安全管理部会预先对可能存在的校园欺凌施暴人员进行摸排登记,对可能存在的隐患有针对性地处理。每周二下午的主题教育大会,基地会定期邀请司法、公安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辅导班,使他们进一步认识校园欺凌带来的法律后果。
经过周密的部署,可靠的制度措施,严格的落实,全过程防控,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
01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02 校园欺凌的不良影响
1.孩子欺负人是一种主动攻击行为,是不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表现。
2.被同伴欺负的孩子在身心健康上会遭受很大的伤害。经常被同伴欺负的孩子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自信心不足,内心充满孤独感和挫败感,更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失眠,受害人还可能转化为加害人。
3.被欺负的孩子的童年生活、性格倾向,甚至是未来人生都会受到严重的消极影响。
03 校园欺凌的行为表现
1.粗暴的肢体行为,例如踹、掐、捏、打等。
2.话语的欺负,比如给小朋友起外号、嘲讽、骂人等。
3.心理的欺负,例如,带头孤立他人,不让同学和他玩。
04 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在学校里,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当别人欺负自己时,一定要学会勇敢地保护自己,对不友好的行为勇敢地说“不”。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说出自己的想法,寻求他们的帮助。当你的朋友遇到欺负时,你也要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和朋友的安全。
05 家长应该怎么做
1. 多关注自己的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2. 重视与老师、学校的沟通和联系,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3. 对孩子进行预防教育,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
4. 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意识教育,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5.教育孩子有问题第一时间呼救,告知老师和家长。
6.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以暴制暴。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不忘加强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防校园欺凌,为成长护航!(秦志钢)
责任编辑:张慧
|